放弃CBA百万合同!继曾凡博后,中国男篮历史第一人正式赴美追梦

2025-11-04 01:53:38

俄勒冈大学为其定制了两年计划,第一年适应节奏,第二年争取成为核心球员,目标直指2027年NBA选秀。

在俄勒冈的“学生运动员”日常

林葳的日常生活已完全融入美国校园节奏。 每天上午8点至10点上课,下午1点开始训练,每周还需完成3次力量训练。 他坦言语言是最大挑战,但队友和校内中国学生群体的帮助加速了他的适应。 训练中,他感受到美式篮球更快的攻防转换和团队配合要求,“1小时训练全程无休,像打国际比赛一样”。 场外,他迷上了高尔夫,还曾体验座无虚席的橄榄球赛,感受到当地浓厚的体育氛围。

技术特点与NCAA的契合度

作为身高1米91的双能卫,林葳的技术特点与现代篮球对后卫的需求高度契合。 上赛季在CBA,他常规赛场均贡献21分3.3篮板5助攻,季后赛数据更是飙升至30.5分6.5篮板11助攻。 球探报告指出,他的持球进攻和中距离跳投是优势,但需提升防守和传球稳定性。 这些短板正是NCAA训练体系所能重点打磨的。 俄勒冈大学后卫培养体系全美领先,且球队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,为林葳提供了竞争机会。

中国篮球的“留洋潮”与模式变革

林葳的选择并非孤例。 2025年以来,杨瀚森被NBA开拓者选中,曾凡博与篮网签约,余嘉豪赴西班牙联赛,王俊杰、赵维伦等人亦在美国大学联赛征战。

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约有50名中国篮球运动员在海外效力,其中多数集中于美国高中和大学联赛。 留洋模式也呈现多元化:自费、俱乐部资助、篮球奖学金等并行。 篮协在2023年修改政策,允许球员在参加NCAA的同时保留国家队资格,进一步推动了这股浪潮。

历史性的身份与挑战

林葳以职业球员身份加盟NCAA,在亚洲篮球史上尚无先例。 为此,俄勒冈大学国际学生办公室耗时两个月协助其办理签证,NCAA也自2025年起放宽规定,允许未领取职业联赛薪水的球员参赛。 尽管有球迷称其为“林疯狂2.0”,但林葳更希望专注自身成长:“如果我努力训练、打出好表现,球迷自然会为我欢呼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